勞動者權益會計認為,勞動者進人企業是以自身對企業進行的長期投資,是企業價值的主要創造者和重要利益相關者,不僅應當以勞動者身份從企業獲得補償
性報酬,而且應當以所有者身份參與企業的管理和利潤分配。因此,企業不僅應當將用于人力資源的投資物化為資產,而且應當根據人力資源的投資來源確定其權益
歸屬。對于勞動者以其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的人力資源,應當核定其相應的股份,歸勞動者本人所有,并允許其以所有者身份參與企業的管理活動和利潤分配。
一、勞動者權益會計賬戶的設置
(一)人力資產該賬戶屬于長期資產類賬戶,用于核算企業和勞動者本人用于人力資源的投資及其增減變動情況。投資及重估增值記借方,人力資源調出、死亡、攤
銷及重估減值記貸方,余額在借方,表示現有人力資源的投資數額。該賬戶按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明細賬戶,并按成本項目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二)人力資本勞動者權益類賬戶,用于核算勞動者用于自身投資的權益歸屬情況,一般只核算企業授予勞動者人力資源股份的面值。授予勞動者人力資源股份時,按面值記貸方,核減人力資源股份時。按面值記借方,余額在貸方,表示現有人力資源股份面值數額。
(三)人力資本公積勞動者權益類賬戶,用于核算勞動者所獲人力資源股份的市場價值超過股份面值的部分,以及勞動者以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的人力資源的重估增
值或減值但不須調整“人力資本”賬戶的部分。授予勞動者人力資源股份的實際價值超過其面值的差額或人力資源重估增值記貸方,人力資源退出企業或人力資源重
估減值記借方,余額表示現存的人力資本公積。
(四)人力資源變動損益損益類賬戶,用于核算因人力資源變動或價值重估所發生的損益,包括人力資源調出企業時收取的補償金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人力資源
企業投資部分重估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等。發生收益時記貸方,發生損失時記借方,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若人力資源(企業投資部分)的重估價值與
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較大,也可設置“未實現人力資源重估損益”賬戶,并分期轉入“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
此外,還應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費用賬戶下,增設“人力資產攤銷”成本項目,用于核算各類人力資源企業投資部
分在其受益期內的攤銷價值;將“盈余公積”中的各項目按照物力資源股份與人力資源股份之間的比例劃分為所有者權益和勞動者權益兩部分;將“利潤分配——未
分配利潤”按照物力資源股份與人力資源股份之間的比例劃分為所有者權益和勞動者權益兩部分。
二、勞動者權益會計的賬務處理
(一)人力資源增加的核算
第一,企業用于人力資源方面投資的核算。企業用于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是指企業用于人力資源方面的資本性支出,包括招聘、補償、培訓、安置等項費用,會計分錄為:借記“人力資產——×類人員——××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
第二,勞動者以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人力資源的核算。勞動者以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的人力資源是指勞動者進入企業時。未獲得安家費或生活補助,或所獲安家費和
生活補助相對于勞動者的知識和能力而言較少,由企業組織專家評估小組對勞動者的知識、能力等價值因素進行評估,并征得勞動者本人同意,授予其一定的人力資
源股份,作為對勞動者以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企業人力資源的確認。如果勞動者已獲得安家費或生活補助,則只以勞動者所獲安家費和生活補助低于評估價值差額的
部分為基礎授予其人力資源股份,會計分錄為:借記“人力資產——×類人員——人力股金(以市場價值為基礎確認)”,貸記“人力資本(人力資源股份面
值)”、“人力資本公積(以市場價值為基礎確認的人力資源價值超過人力資源股份面值的差額)”。
(二)人力資源攤銷的核算
對于企業用于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加上重估增值,扣除重估減值),應在人力資源受益期(一般為合同期)內采用直線法攤銷;對于勞動者以自身投資于企業形成
的人力資源一般不需攤銷,待退出企業時核減即可。人力資源攤銷時,應根據人力資源的受益部門和對象確認攤銷費用的歸屬,會計分錄為:借記“生產成本——人
力資產攤銷”、“制造費用——人力資產攤銷”,“管理費用——人力資產攤銷”、“銷售費用——人力資產攤銷”,貸記“人力資產——×類人員”。
(三)人力資源重估增值或減值的核算
如果人力資源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增值或減值的幅度不大,可以忽略不計。當人力資源的增值或減值幅度較大時,應當進行價值重估。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對于企
業投資形成的人力資源,重估時一方面要調整“人力資產”賬戶,重估增值借記“人力資產”賬戶,重估減值貸記“人力資產”賬戶,并在剩余受益期內攤銷;另一
方面要調整“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重估增值貸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重估減值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為均衡各期的損益水平。也可設置
“未實現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并在剩余受益期內分期轉入“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對于勞動者投資于自身形成的人力資源,在重估時一方面要調整“人力
資產”賬戶,另一方面要調整“人力資本公積”賬戶。具體地說,重估增值借記“人力資產”賬戶,貸記“人力資本公積”賬戶;重估減值借記“人力資本公積”賬
戶,貸記“人力資產”賬戶。
(四)人力資源退出企業的核算
同一人力資源或同一類人力資源,賬面價值可能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企業投資形成,另一部分為勞動者投資形成,在其退出企業時應當分別注銷。
第一,企業投資部分人力資源退出企業的核算。如果企業在錄用人力資源時或錄用人力資源后,支付了招聘、安置、培養等項費用,這些人力資源就是企業投資形成
的人力資源,他們在退出企業時,財會部門應當分別情況予以注銷。如果退出的是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應按人頭注銷其賬面價值;如果退出的是一般管理
人員、一般技術人員、生產工人和服務人員,應按退出人力資源類別的賬面價值,除以該類人力資源的數量,求出其單位成本,據以確定退出人力資源的賬面價值,
也可估計其賬面價值,予以注銷。
(1)人力資源在聘用合同尚未到期前可能主動離職,或人力資源在任職過程中有重大過錯被企業提前解聘,或人力資源在任職過程中雖無過錯,但企業出于合理原
因提前解聘等。對于第一種情況,企業應向人力資源收取補償金,并注銷人力資源的賬面價值,借記“銀行存款”,貸記“人力資產——×類人員”,補償金大于或
小于人力資源賬面價值的差額貸或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對于第二種情況,企業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向退出企業的人力資源收取補償
金。若收取補償金,賬務處理同上;若不收取補償金,則應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貸記“人力資產”賬戶。如果退出企業的人力資源給企業造成重大損
失,企業應要求其賠償損失,借記“銀行存款”或“其他應收款”賬戶。對于第三種情況,企業應根據有關規定向被解聘者支付違約金,并同時注銷其賬面價值,違
約金與人力資源賬面價值之和作為人力資源變動損失處理,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貸記“人力資產——×類人員”、“銀行存款”。
(2)人力資源聘用合同到期或正常退休時,將受益期內最后一期應攤銷的投資額攤銷即可。
(3)人力資源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因各種原因發生意外致傷、致殘,降低或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人力資源在受益期內喪失勞動能力的,如果屬于
非企業責任所致,企業可與其解聘合同,同時出于人道考慮,一般也不向其收取補償金,在會計處理上,應將其剩余賬面價值轉入“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如果
屬于企業責任,應由企業為其支付醫療費、生活補助費等(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同時注銷其賬面價值,并轉入“營業外支出”賬戶。企業為人力資源投保的,在
履行對人力資源的支付、賠償責任后,還應向保險公司索賠。如果人力資源在受益期內并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只是部分降低勞動能力,企業不一定與其解除勞動合
同,可為其另行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但應重新評估其價值,重估減值部分記入“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的借方。人力資源在受益期內死亡時,其賬面剩余價值及
企業為其支付的醫療費、喪葬費、撫恤金等。在扣除保險公司賠款后,列為營業外支出。
第二,勞動者投資部分形成的人力資源,在勞動者退出企業時,不僅應當注銷“人力資產”賬戶,而且應當注銷“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公積”賬戶,若需向其收
取或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或補償金,則應貸記或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勞動者投資部分人力資源退出企業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賬務處理相同,借記“人
力資本”、“人力資本公積”,借或貸記“銀行存款”,貸記“人力資產——×類人員——人力股金”,貸或借記“人力資源變動損益”。
如果企業需要向退出企業的人力資源支付醫療費、生活補助費、撫恤金、喪葬費等,應在扣除從保險公司獲得的賠償金額后,在職工福利費或營業外支出中列支。對
于少數對企業貢獻較大的高級人力資源。在其退出企業時,經過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研究通過,也可不收回其股份,不注銷相應的人力資本,但其對應的“人力資產
——人力股金”應當從其退出企業開始在一定期限內攤銷,攤銷金額首先抵減其對應的“人力資本公積”賬戶,其余部分轉入“人力資源變動損益”賬戶。攤銷完畢
后,其對應的“人力資本”金額應轉入物力資本賬戶中的“股本”或“實收資本”賬戶。
(五)人力資源股份計提盈余公積和參與利潤分配的核算
第一,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所有者,除對其人力資本及其公積享有所有權和參與利潤分配外,對企業的盈余公積也應與物力資源投資者共享所有權,享有比例為人力
資源股份占全部股份(物力資源股與人力資源股的合計數)的比例,會計處理為:借記“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記“盈余公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人力資源股)”、“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人力資源股)”。
第二,人力資源憑借其持有的人力資源股份,有權參與企業利潤的分配。雖然人力資源股的印制格式與物力資源股有所區別,但其參與利潤分配的標準應當與物力資
源股相同,即與物力資源股同股同利。因此,人力資源股參與利潤分配的賬務處理與物力資源股參與利潤分配的賬務處理基本相同,借記“利潤分配——應付殷利
——人力資源股利”,貸記“應付股利——人力資源股利”。對于未分配利潤,人力資源也應按其持股比例享有相應的份額,但在賬務處理上通常不作特別說明。 |